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大工業工程學研究所

2024.12 電子報

Smart Data Center and Industrial AI Approaches

講題:Smart Data Center and Industrial AI Approaches

講者:高新明(帆宣系統科技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)

時間:1920-2100

地點:臺灣大學工學院國際演講廳203室

 

本次論壇的三場演講,以帆宣系統科技為核心,分別從公司發展歷程、資料中心驗證經驗,

以及子公司亞達科技的 AI 應用等面向進行介紹。

高新明董事長演講:帆宣系統科技 35 年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

高新明董事長在演講中,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回顧了帆宣系統科技 35 年來的發展歷程,並展

望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。演講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:

一、 創立初期:從設備代理起步,奠定產業基礎

帆宣系統科技成立於 1988 年,最初是以設備材料代理銷售起步。高董事長回憶起創業之初

的艱辛,當時公司只有四個人,資本額僅 500 萬,營業額 300 萬。憑藉著對半導體產業的

熱情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,高董事長帶領帆宣逐步站穩腳跟。

二、 穩步發展:深耕半導體產業,拓展業務範疇

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,帆宣也迎來了快速成長的機遇。公司逐步從單純的設備代

理商轉型為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廠務建設與系統整合大廠。

• 1993 年:帆宣跨入半導體特殊氣體和化學品供應系統領域,並承接了第一個工程案。這

個轉變標誌著帆宣開始涉足更複雜的系統工程,為公司後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。

• 1995 年:為滿足客戶需求,帆宣開始提供設計和施工服務 。這一時期,台灣面板產業迅

速崛起,帆宣也積極參與其中,為面板廠提供專業的廠務系統解決方案。

• 1997 年:帆宣進一步擴展業務範圍,跨入化學品機台製造、氣體發送系統和氣瓶櫃等領

域。至此,帆宣已具備完整的設備製造能力,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。

三、 蛻變升級:邁向系統整合,提供智慧解決方案

隨著半導體和面板產業的技術不斷進步,系統複雜度也隨之提升。帆宣洞察到產業發展趨

勢,積極進行轉型升級,邁向系統整合,提供智慧解決方案。

• 系統監控智慧延伸:為應對日益複雜的系統,帆宣開發了 GMS (氣體監控系統) 和

FMCS (廠務監控系統) 等先進監控系統,並將技術應用延伸至智慧醫療、智慧醫院、智慧

製造和智慧交通等領域,展現了帆宣將核心技術應用於多元領域的企圖心。

• 機電系統整合:為滿足客戶快速完工的需求,帆宣整合了圖面、結構、機電和控制系統,

提供整合性的機電系統服務,並協助客戶進行節能減碳,建構永續運轉的設施。

四、 放眼國際:全球佈局,拓展海外市場

帆宣的業務範圍也從台灣擴展至全球,包括新加坡、中國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緬甸、印尼、

荷蘭、美國、日本和德國等地。高董事長特別分享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拓展業務的經驗和挑

戰,展現了帆宣走向國際化的決心和魄力。

五、 展望未來:擁抱 AI,引領智慧轉型

面對 AI 時代的來臨,帆宣已做好準備,將持續深耕半導體產業,並積極發展智慧醫療、智

慧製造和智慧交通等領域,以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,迎接 AI 時代的挑戰。

余承運副處長演講:資料中心驗證實務

第二段演講由帆宣系統科技事業處副處長余承運先生主講,主題聚焦於資料中心驗證的實務

經驗分享。

重點一:資料中心為何需要驗證?因為現代社會高度依賴資料中心,資料中心的穩定運作非

常重要。驗證可以確保資料中心符合國際標準,提升可靠性、安全性和運作效率,讓客戶更

安心,也提升資料中心的市場競爭力。

重點二:兩種常見的國際驗證標準

• Uptime Institute Tier 標準:將資料中心分為四個等級 (Tier 1 到 Tier 4),等級越高,代

表可靠性和安全性越高。

• TIA-942 標準:由美國電信工業協會制定,提供資料中心設計和建設的全面指南。

重點三:華南銀行資料中心驗證案例:華南銀行資料中心是台灣第一個取得 Tier 3 認證的

資料中心,由帆宣負責機電工程建設。驗證過程非常嚴謹,驗證團隊會進行現場勘查和設備

測試,確保資料中心符合標準。

重點四:微軟 Cx 驗證:微軟 Cx 驗證側重於設備的安裝、測試和文件記錄。Cx 驗證流程

分為多個等級,每個等級都有特定的驗證目標和要求。

亞達科技總經理蘇愷宏演講:如何運用 AI 賦能產業

在第三段演講中,亞達科技蘇總經理以生動的案例說明了亞達科技如何將 AI 技術應用於半

導體設備維修、人員培訓、場域安全管理等方面,展示了公司在 AI 賦能產業方面的實力。

亞達科技的 AI 解決方案不僅能提升效率,更能贏得客戶的信任,因為其數據來源和運作方

式透明可靠。亞達科技的 AI 解決方案主要聚焦於以下三個方面:

• 場域營運關鍵數據數位化:協助企業將原本未記錄的關鍵參數數位化,例如利用平板電腦

或智慧型手機記錄儀表板讀數,以便進行數據分析和 AI 應用,提升製程控制和水電穩定

性。

• 混合實境訓練系統:結合 AR 和 AI 技術,打造虛實整合的訓練系統,讓員工在虛擬環境

中學習操作,並在實際操作時獲得AI代理人的指導,有效降低訓練成本並提升效率。

• 藍領 AI 代理人:不同於微軟 Copilot 等白領 AI 代理人,亞達科技的藍領 AI 代理人專注

於解決現場實務問題,例如設備故障排除。員工可以將故障設備的照片上傳至 AI 代理

人,並與其進行對話以獲得精準的診斷和解決方案。

蘇愷宏總經理強調,亞達科技的 AI 解決方案數據來源透明可追溯,所有 AI 代理人都是基於

企業內部專家知識所建立,因此能夠贏得客戶的信任。他以半導體設備維修為例,說明 AI

代理人如何引導工程師完成複雜的維修工作,並提升維修效率。台灣面臨少子化和人才流失

的挑戰,亞達科技的 AI 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培訓新員工,並提升員工的技能和成就

感,進而留住人才。

作者:

彭明義

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

「跨領域整合與創新」高階主管專班(臺大EMS)113級在學學生